北京廣電局參訪荷蘭紀錄片市場 荷方期待從創意開始合作
日前,北京第二十八屆阿姆斯特丹國際紀錄片節(IDFA)於阿姆斯特丹銀河音樂廳舉行頒獎典禮。广电北京市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局参專業播出平台盡在IDFA上集體亮相,访荷出訪機構涵蓋了中國紀錄片產業鏈中的兰纪录片製作、發行、市场始合宣傳、荷方播出等多個專業領域,期待是从创中國紀錄片界有史以來最大規模、最全麵的意开出訪交流團,此行在中外合作的北京意向洽談中取得了多方麵的豐碩成果。
與德國紀錄片協會簽署戰略合作協議 在北京市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的广电見證下,首都紀錄片發展協會與德國紀錄片協會在11月22日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局参雙方經平等、访荷友好協商,兰纪录片本著推動共同發展,惠及雙方協會各成員單位的基礎上,協定在各自的平台推薦優秀作品進行展映和推廣、為彼此提供最資深的業務谘詢顧問、擬定紀錄人才培訓計劃、定期舉辦專題論壇、建立高效的信息交流機製、開展市場推廣活動等。 首都紀錄片發展協會會長劉軍先生表示:“從首紀協成立那天起,我們就在尋找一種方式,能讓中國的紀錄片人通過協會獲得更多的機會。這次與德國紀錄片協會簽約,兩個協會之間會達成更緊密的夥伴關係,成員之間有更密切的交往,我們有北京電影節紀錄片單元,他們有慕尼黑電影節,雙方好的資源活動都可以共享。” 拜訪荷蘭電影基金會,促進兩國產業合作 在影視製作的領域,荷蘭是一個大膽創新的國家。11月24日,北京市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帶領北京紀錄片代表團成員拜訪了荷蘭電影基金會,希望建立一種聯係,深入地了解這些讓人耳目一新的“荷蘭創造”背後強而有力的電影扶持政策和方式。 基金會主席多琳女士介紹,“在1994年,隻有0.8%上院線的電影由基金會資助拍攝,而現在,25%都來自於基金會的支持,包括電影、紀錄片和動畫片。因為我們這個國家很小,語言的範圍也很小,所以荷蘭的國產電影需要更多像我們這種由國家支持的基金會帶來的經濟援助。同時還跟本土的電視台合作,讓這些片子能夠得到更多觀眾的觀看。”作為一個機構,他們會從不同層麵支持電影項目。第一個層麵,通過考量本土電影內容的質量和拍攝計劃,從基金會投錢,分階段資助他們製作;第二個層麵,鼓勵與荷蘭合作的國際項目,為製作團隊在荷蘭當地拍攝發生的費用返還30%的現金。荷蘭非常知道本國電影製作的優勢所在,並不盲目與好萊塢大片競爭,而是將他們擅長的類型諸如紀錄片、青少年電影、動畫等發揮到極致。 在今年十月,荷蘭電影基金會隨荷蘭國王到中國訪問,在北京與中國相關的政府部門簽署了中荷兩國合作拍片協議,兩個國家之間的聯合製作已經有了官方文件的支持。對於荷蘭電影產業人士來說,一直期待著有更多機會與中國電影人從創意開始合作。北京紀錄片代表團向基金會發出誠摯的邀請,希望他們明年四月可以帶著荷蘭優秀的電影人參加北京國際電影節。 觀察紀錄片市場前景,了解最前沿的紀錄片動態 本次節展, IDFA組委會重點為北京紀錄片代表團介紹了兩個紀錄片市場。一個供成片發行,一個供提案預售。成片交易市場已經做得非常成熟,會場中有買家和創作者麵對麵交談交易的空間,也有供買家看片的機房,一切都顯得公開明朗、井井有條。提案預售環節今年有600個項目報名參加,大會選擇了其中59個提案,根據每個項目不同的情況分別安排到圓桌提案和中央提案環節。圓桌提案的與會人數較少,10個決策者,50個觀眾。而中央提案環節隻有已滿足了25%預算的提案才可入圍,每場會有300人出席,30位決策者均為國際紀錄片買家。本次IDFA提案預售會總共有150個買家當決策者,100個導演、製片人作提案演講者,其他發行代理、紀錄片買家、紀錄片觀察者、獨立製片人以觀眾身份出席。 IDFA希望通過這些提案討論會,最終達到融資目的,讓提案找到聯合製片方。北京紀錄片代表團本次受邀出席了中央提案會。從提案的環節可以看到國外高端提案演示之專業,決策者往往會提出尖銳的問題,聚焦核心。紀錄片的提案會在國際間已經盛行多年,是一種可以持續支持紀錄片產業發展的評選模式。中國的紀錄人一般較少直接通過提案爭取獲得國際資金的機會,但是我們也欣喜地看到,越來越多中國年輕的導演開始與國際接軌,研究如何撰寫提案、進行提案演講、與決策者麵對麵交流。在本次IDFA提案大會上,來自英國BBC、日本NHK、卡塔爾半島電視台、美國Netflix這些世界上頂尖的電視台、新媒體買家均來到現場擔任決策者,可見提案環節影響力之大。 除了營造成熟、公平的紀錄片交易市場,IDFA一直倡導前沿新潮的紀錄片理念,“紀錄片實驗室”是一個可讓觀眾感受跨媒介實驗紀錄片魅力的會場,包括時下最火熱的VR技術、代入感極強的紀錄片實驗等都可以在這裏進行現場的互動體驗,藝術家直接駐紮在實驗室現場與觀眾進行交流。IDFA紀錄片實驗室的使命是向人們展示互動型新媒體數字藝術形式的紀錄片,成功跨越老一套紀錄片的敘事方式,在新的媒介基礎上,探索紀實影像的更多可能。
與德國紀錄片協會簽署戰略合作協議 在北京市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的广电見證下,首都紀錄片發展協會與德國紀錄片協會在11月22日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局参雙方經平等、访荷友好協商,兰纪录片本著推動共同發展,惠及雙方協會各成員單位的基礎上,協定在各自的平台推薦優秀作品進行展映和推廣、為彼此提供最資深的業務谘詢顧問、擬定紀錄人才培訓計劃、定期舉辦專題論壇、建立高效的信息交流機製、開展市場推廣活動等。 首都紀錄片發展協會會長劉軍先生表示:“從首紀協成立那天起,我們就在尋找一種方式,能讓中國的紀錄片人通過協會獲得更多的機會。這次與德國紀錄片協會簽約,兩個協會之間會達成更緊密的夥伴關係,成員之間有更密切的交往,我們有北京電影節紀錄片單元,他們有慕尼黑電影節,雙方好的資源活動都可以共享。” 拜訪荷蘭電影基金會,促進兩國產業合作 在影視製作的領域,荷蘭是一個大膽創新的國家。11月24日,北京市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帶領北京紀錄片代表團成員拜訪了荷蘭電影基金會,希望建立一種聯係,深入地了解這些讓人耳目一新的“荷蘭創造”背後強而有力的電影扶持政策和方式。 基金會主席多琳女士介紹,“在1994年,隻有0.8%上院線的電影由基金會資助拍攝,而現在,25%都來自於基金會的支持,包括電影、紀錄片和動畫片。因為我們這個國家很小,語言的範圍也很小,所以荷蘭的國產電影需要更多像我們這種由國家支持的基金會帶來的經濟援助。同時還跟本土的電視台合作,讓這些片子能夠得到更多觀眾的觀看。”作為一個機構,他們會從不同層麵支持電影項目。第一個層麵,通過考量本土電影內容的質量和拍攝計劃,從基金會投錢,分階段資助他們製作;第二個層麵,鼓勵與荷蘭合作的國際項目,為製作團隊在荷蘭當地拍攝發生的費用返還30%的現金。荷蘭非常知道本國電影製作的優勢所在,並不盲目與好萊塢大片競爭,而是將他們擅長的類型諸如紀錄片、青少年電影、動畫等發揮到極致。 在今年十月,荷蘭電影基金會隨荷蘭國王到中國訪問,在北京與中國相關的政府部門簽署了中荷兩國合作拍片協議,兩個國家之間的聯合製作已經有了官方文件的支持。對於荷蘭電影產業人士來說,一直期待著有更多機會與中國電影人從創意開始合作。北京紀錄片代表團向基金會發出誠摯的邀請,希望他們明年四月可以帶著荷蘭優秀的電影人參加北京國際電影節。 觀察紀錄片市場前景,了解最前沿的紀錄片動態 本次節展, IDFA組委會重點為北京紀錄片代表團介紹了兩個紀錄片市場。一個供成片發行,一個供提案預售。成片交易市場已經做得非常成熟,會場中有買家和創作者麵對麵交談交易的空間,也有供買家看片的機房,一切都顯得公開明朗、井井有條。提案預售環節今年有600個項目報名參加,大會選擇了其中59個提案,根據每個項目不同的情況分別安排到圓桌提案和中央提案環節。圓桌提案的與會人數較少,10個決策者,50個觀眾。而中央提案環節隻有已滿足了25%預算的提案才可入圍,每場會有300人出席,30位決策者均為國際紀錄片買家。本次IDFA提案預售會總共有150個買家當決策者,100個導演、製片人作提案演講者,其他發行代理、紀錄片買家、紀錄片觀察者、獨立製片人以觀眾身份出席。 IDFA希望通過這些提案討論會,最終達到融資目的,讓提案找到聯合製片方。北京紀錄片代表團本次受邀出席了中央提案會。從提案的環節可以看到國外高端提案演示之專業,決策者往往會提出尖銳的問題,聚焦核心。紀錄片的提案會在國際間已經盛行多年,是一種可以持續支持紀錄片產業發展的評選模式。中國的紀錄人一般較少直接通過提案爭取獲得國際資金的機會,但是我們也欣喜地看到,越來越多中國年輕的導演開始與國際接軌,研究如何撰寫提案、進行提案演講、與決策者麵對麵交流。在本次IDFA提案大會上,來自英國BBC、日本NHK、卡塔爾半島電視台、美國Netflix這些世界上頂尖的電視台、新媒體買家均來到現場擔任決策者,可見提案環節影響力之大。 除了營造成熟、公平的紀錄片交易市場,IDFA一直倡導前沿新潮的紀錄片理念,“紀錄片實驗室”是一個可讓觀眾感受跨媒介實驗紀錄片魅力的會場,包括時下最火熱的VR技術、代入感極強的紀錄片實驗等都可以在這裏進行現場的互動體驗,藝術家直接駐紮在實驗室現場與觀眾進行交流。IDFA紀錄片實驗室的使命是向人們展示互動型新媒體數字藝術形式的紀錄片,成功跨越老一套紀錄片的敘事方式,在新的媒介基礎上,探索紀實影像的更多可能。
本文地址:https://web.rg777.app/html/5b999175.html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