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局嚴管微電影 創作者:從此拒絕情色擦邊球
微電影《青春期》大尺度地聚焦了青春期少男少女們的总局作“早熟”生活
電影網專稿
2014年1月20日,拒绝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印發了《關於進一步完善網絡劇、情色球微電影等網絡視聽節目管理的总局作補充通知》(以下簡稱《補充通知》),要求生產機構“持證上崗”,严管影创個人上傳“核實身份”,微电旨在進一步完善管理,營造文明健康的網絡環境,防止內容低俗、格調低下、渲染暴力色情的網絡視聽節目對社會產生不良影響。
針對《補充通知》中提出的新要求,電影網采訪到眾多業內人士,為您解析新政出台後中國微電影、網絡劇的產業動向。
Part A:新政核心
生產機構須持證 個人上傳須實名 違反規定須下線
2011年7月,微電影《青春期》正式上線,影片大尺度地聚焦了青春期少男少女們的“早熟”生活,一時間風靡了整個互聯網,趙奕歡
2014年1月20日,在該《通知》的基礎上,總局又頒布了《補充通知》,相比之下,本次《補充通知》有兩條最主要的核心內容,首先是生產機構須“持證上崗”。《補充通知》強調,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單位要履行好開辦主體的職責,嚴把播出關,製作播出適合網絡傳播、體現時代精神、弘揚真善美、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網絡劇、微電影等網絡視聽節目。從事生產製作網絡劇、微電影等網絡視聽節目的機構,應依法取得廣播影視行政部門頒發的《廣播電視節目製作經營許可證》。
其次是個人上傳須“核實真實身份”。《補充通知》中指出,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單位隻能轉發已核實真實身份信息並符合內容管理規定的個人上傳的網絡劇、微電影等網絡視聽節目,不得轉發非實名用戶上傳的此類節目。此外,《補充通知》中還規定,網絡劇、微電影等網絡視聽節目上網播出前應完成節目信息備案;上網播出後,群眾舉報或新聞出版廣電行政部門發現節目內容不符合國家有關規定的,要立即下線。廣播電視節目製作經營機構生產製作網絡劇、微電影等網絡視聽節目,節目內容違反廣播影視有關管理規定的,主管部門要按照《廣播電視管理條例》、《廣播電視節目製作經營管理規定》等相關規定予以處罰。
微電影導演程亮的《宅男電台》則顯得“小清新”許多
Part B:創作者說
(一)題材受約束 再也打不了情色擦邊球
張朋承認,自己的《夜店北京》在片名等方麵存在一些敏感因素,在總局新政出台後,他也會相應地改變一些創作方式:“接下來我還會拍一些跟北京夜生活有關的作品,但是絕對會拒絕情色,拒絕低俗,我就是要讓那些拍《爹地》、《媽咪》、《上位》的人看看,怎麽踏踏實實把劇本弄好,把戲拍好,不靠那些騙大眾眼球的東西也能出頭。”
相比於張朋,微電影導演程亮
(二)門檻變高 底層從業者麵臨優勝劣汰
《補充通知》中不僅強調了對既有低俗視聽節目的打擊措施,在創作源頭上也給予了一些新的規範。其中,從事生產製作網絡劇、微電影等網絡視聽節目的機構,應依法取得廣播影視行政部門頒發的《廣播電視節目製作經營許可證》,這就使得整個行業的門檻整體都提高了一截。
“要獲得這個《許可證》,首先你公司的注冊資金不得少於300萬元,這個門檻對於微電影產業來說其實並不低,畢竟現在很多微電影的拍攝成本也就幾十萬,甚至幾萬元就可以拍攝一部。這個規定出台後,會有一大批資質不夠健全的中小型公司徹底消亡。”張朋說,行業門檻的提升會直接引發行業內的大洗牌,“這會給許多底層從業者帶來嚴峻的考驗,他們可能會流入市場,比如去電視劇、電影的劇組裏隨便找個工作,混幾年看看再說。”
程亮也肯定了“生產機構持證上崗”這一政策的力度,“據我觀察,雖然市麵上已經擁有這個《許可證》的公司並不算少,但是假如你生產的作品違反了相關規定,就可能會被吊銷《許可證》,這就等於剝奪了你的生產資格,這對行業內的作品輸出還是有一定約束力的。”
當然,所有入行門檻的目的都不是刁難有誌青年,而是為了促進行業的規範性發展,就像張朋說的那樣,“當經曆了層層關卡,最終留下來的必然是有實力、有魄力的強者。”
肖央與王太利真正地走進了
Part C:運營者說
違反國家規定得不償失 高端定位才能長久發展
作為所有網絡視聽節目的播放平台,視頻網站的自主把關直接影響到最終呈現作品的質量。《補充通知》中明確指出,網絡視聽節目播出前要備案,播出後經舉報或審查出現問題要下線,相關負責單位還要依法受到處罰。根據張朋的分析,部分“低俗網絡電影”下線之後,會對某些視頻網站的廣告投放以及流量增長都產生相應的影響。
如今,《靈魂擺渡》和《探靈檔案》這兩部主打恐怖的網絡劇十分火爆,前者沒有一個明星,憑借故事與懸疑吸引網友,後者則主打陳冠希,這位離開公眾視線多年的香港男星,此次高調回歸,帶動了《探靈檔案》的點擊率。這兩部網絡劇,都避開了低俗之風,選擇更加吸引人的恐怖題材,另辟蹊徑,在製作水平上也比以往的網絡劇有了提升,從而獲得成功。
網友們表示,
Part D:網友觀點
低俗騙眼球很可恥 內容沒營養也白搭
內容低俗的網絡視聽節目之所以能獲得超高的點擊量,不僅僅是創作者、運營者的責任,作為使用者的網友也是極其關鍵的一環。那麽,這些低俗的視聽產品受到嚴厲打擊之後,對網友們會產生何種影響呢?我們來看以下兩個案例。
網民A,宅男,從事廣告行業,對趙奕歡等宅男女神還算有些好感。然而,假如類似《海天盛筵》這樣的網絡視聽節目被徹底杜絕,他卻並不會為此感到遺憾:“其實那些東西都是片名、海報忽悠人,點進去之後也沒啥看頭,要是當電影看的話質量還很差,都杜絕了也沒什麽好惋惜的。”同時,麵對這些網絡視頻的情色噱頭,他也嗤之以鼻:“要真想看‘那種東西’,誰還看微電影啊。”
網民B,文藝女青年,在北京一所高中做語文老師,對《青春期》等大熱作品知之甚少。“我上網隻關注我要搜索的東西,比如在視頻網站上追劇時,也不會在意頁麵的邊邊角角上推薦的那些大尺度圖片,更沒興趣點進去看。”聊到自己的學生,她非常嚴肅認真地說:“我在學校也會開一門看電影學語文的選修課,目的就是為了引導學生去看那些有藝術價值的好電影,我當然不希望這些低俗的東西鋪天蓋地,畢竟學生們的判斷力還比較弱,容易被這種垃圾產品所影響。”
總結陳詞
本文地址:https://web.rg777.app/html/81e999036.html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