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看三八檔高票房:電影市場繁榮還靠電影本身
三八檔高票房破紀錄,档高电影电影評論紛紛歸因於電商的票房推銷助力
2014年3月8日,依靠某兩大電商的市场介入,中國電影市場以1.33億票房創下“三八檔”多個票房紀錄。繁荣
嚴格來講這種電商和終端的还靠合作,隻是本身短暫刺激市場的消費欲望,但在模式上並無太大創新。档高电影电影電影市場的票房繁榮還是要依靠好的電影,更準確地講,市场是繁荣數量足夠多的好電影。
嚴格來講,还靠“三八檔”都不能算個檔,本身檔期都是档高电影电影伴隨著假期而來,起碼要像清明節和端午節三天的票房假期。“三八婦女節”並非法定假期,市场隻是今年恰逢周六,或許才讓電商想到這出促銷大戲。
首先來看促銷數據:對比去年和今年3月8日,票房從6000萬變成1.33億,高達121%的增長率。
但需要厘清的是:去年“三八”為周五,今年為周六。中國電影市場普遍規律是周六票房比周五票房高30%-40%;另外由於銀幕數逐年增加,今年放映場次的增長率約44%。
將這兩個前提條件去除後,兩大電商對票房的拉動效果就要下調一個等級。即使是這樣,今年3月8日當天人次的增長還是要高於場次的增長。說明電商們的低價策略,讓更多人在這一天走進電影院。
再看促銷方法:根據報道,其中一家電商“在全國八大城市300多家影院,以大概35元的平均票價,提前包下了有200萬觀影人次的場次,提前鎖定全國7000萬票房。”
這家電商再將電影票以3.8元每張賣給網友,也就是說他們為每位觀眾支付30元看電影,本質上和企事業單位買團體票贈送給員工和客戶沒區別,隻不過運用了移動支付手段。於是乎,3月8日票房大躍進還是薄利多銷的老路子。
這一次電商促銷讓電影院暫時賺了人氣,票房增長之外爆米花也多賣了點,但對影院經營模式幫助不大。
倒是電商用請觀眾看電影的由頭,推廣了其移動支付模式。電影院在3月8日當天吸引到更多的觀眾,但3月9日立馬“打回原形”,周日全國總票房迅速跌到6920萬,比周六下跌將近50%,在平常周末這個跌幅隻會在25%到30%左右。說明什麽,票價低我就來看,票價回升我就不來了。
電商的錢也是會燒完的,他們不可能一年到頭請老百姓看電影。電影院提高經營效果的最好方法還是—擴大固定觀影人群,也就是影迷數量,提升觀影文化。讓影迷變多,最直接的方法是好電影,更多的好電影。
關鍵問題來了,國內觀眾能看到的好電影一直不多。比如今年奧斯卡9部最佳影片提名,隻有《地心引力》一部在國內上映過。
即使不談好電影,絕對電影數量國內市場也是不夠的。2013年國內上映影片數305部(進口片50部左右),相比較往年,觀眾選擇度大大增加。
但對比國外市場,選擇範圍還是略窄。以近鄰日本為例,2013年該國上映1117部電影(進口片526部),連香港都上映了310部(進口片268部);說遠一點,2012年北美上映電影數為677部,法國也在600部左右,韓國也有390部(進口片320部)。
看電影和買衣服、鞋子、零食不同,人們不會像“雙十一”一般不計成本瘋狂“秒殺”。說實話,與其用3.8元花1個半小時看個爛片,還不如掏點錢去嚐試其他娛樂活動。
如果明年3月8日前後沒有好看的電影,電商再次促銷就很難有票房大躍進了。還有什麽能培養影迷呢,那就是影院的觀影文化。
比如多放一點預告片吸引回頭客,而不是用沒完沒了的商業廣告“飲鴆止渴”,多利用電影周邊展覽陶冶觀眾情操,而不隻是在座位上放置廣告,“汙染”觀眾的視線。
從來就沒有什麽救世主,電影市場繁榮還是要靠電影本身。
本文地址:https://web.rg777.app/html/84a999037.html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