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市場有風險 影片檔期安排門道多
娛樂產業信息谘詢機構藝恩谘詢公布的數據顯示,情人節內地市場總票房達到2.1億,市场同比增長3.4%。有风而《北京愛情故事》(簡稱《北愛》)成為大贏家——情人節當天收獲過億票房,险影一舉拿下了當日近半數的片档排门市場份額,截至今晨,期安《北愛》累計票房超過2.75億。电影道多
而此前被認為能和《北愛》平分情人節市場的《過界男女》並沒有發揮出其應有的實力,在情人節當天和剩餘5部愛情片合計僅收獲了不到2500萬票房。有风
同一檔期,有的片档排门片子笑傲江湖,有的期安片子血本無歸,當中國電影市場剛剛開始為檔期定製,电影道多經驗與教訓也一起襲來。市场本報獨家連線好萊塢知名影評人、有风國家影評人協會成員傑拉爾德·皮爾裏,揭秘電影宣發早已經形成成熟機製的好萊塢是怎樣看待“為檔期定製”的。
市場表現:成也檔期敗也檔期
如果按照演員陣容和幕後操盤來分析,《前任攻略》和《過界男女》的班底都不弱,前者由華誼兄弟主導,《人在囧途》的編劇田羽生執導,匯集了韓庚、鄭愷等明星,其中韓庚還擁有龐大的粉絲群體。而《過界男女》集結了施南生、杜可風、張叔平等著名電影製作人,主演由劉嘉玲和陳坤兩位大咖擔綱,該片還未上映就已獲得第66屆戛納國際電影節“一種關注”單元提名在內的多個電影節獎項提名。這些名頭足以吸引很多人走進影院。
但為何票房卻和《北愛》相差如此之大?眾多業內人士認為,檔期的選擇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北愛》的成功恰恰借助了檔期的力量,片中五個年齡段的愛情幾乎囊括了所有的觀影人群,年輕人不僅在其中找到了自己的影子,還紛紛帶父母再來看一遍。
著名電影投資人高軍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前任攻略》從質量上來說是一部不錯的愛情片,如果放在情人節上映的話有可能會和《北愛》一起帶動一個票房高潮。但卻選擇放在春節期間上映,和《大鬧天宮》以及《爸爸去哪兒》正麵衝撞,一點好處都占不到。
藝恩數據負責人代迪也告訴記者,“從觀眾群體來講,《爸爸去哪兒》的大部分受眾群體是白領女性,這個主流人群也是當前愛情片的一個主流消費人群,完全和《前任攻略》是重合的,而且《爸爸去哪兒》還擴充到了兒童市場,比《前任攻略》占有更多優勢。同檔期的《大鬧天宮》又是大製作,這就導致了《前任攻略》的空間非常小。”
而陳坤和劉嘉玲主演的《過界男女》顯然也不是情人節的菜,片名看起來似乎是關於中年男女的愛情故事,但實際上卻是在探討內地香港兩地人的生存狀態,這與觀眾在情人節的訴求顯然是沒有什麽關聯,票房失利也在情理之中。
業內行情:影片一拍檔期就定
不止上述幾部影片,從2011年《失戀33天》的黑馬效應,到《泰囧》創造影史最高票房,再到去年《西遊降魔篇》和《小時代》的成功,甚至是馮小剛《私人訂製》的翻身仗,無一不是沾了檔期的光。
在2012年前,新片開拍都隻透露大約拍攝的周期,上映日期基本是未知數。而近兩年,越來越多的電影都是看“檔”下菜。為了爭奪一個好的檔期,越來越多的大導演和大製作都會在影片製作過程中提前訂好檔期,甚至還有很多影片剛開拍就選好檔期,然後專門為了檔期而定製。《小時代》係列電影出品人、製片人兼發行人安曉芬的新作——3D魔幻巨製《鍾馗伏魔:雪妖魔靈》就是這樣一部電影,剛剛開機,就將檔期鎖定在2015年大年初一上映。
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安曉芬表示,鍾馗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萬應之神,不但有“求財得財,要福得福”的美好寓意,還能鎮宅賜福,選擇大年初一上映會比較應景。
據悉,《小時代2》由於麵向學生群體,早早預訂了暑期檔,而更遙遠的2014年賀歲檔(2014年11月起)也被薑文的《一步之遙》、徐克的《林海雪原》等片鎖定。
檔期擁堵“事故”頻出
大導演和大製作占據了熱門檔期,與其同檔期上映的中小影片就有成為炮灰的風險。《前任攻略》的失利就是一個例子,高軍表示,如果這部影片不選擇大年初一和《大鬧天宮》、《爸爸去哪兒》正麵對抗,哪怕是再提前兩三天上映,都有可能再搶出七八千萬的票房。
代迪分析說,由於觀眾的消費力是有限的,通常情況下春節和暑期檔經曆了一段瘋狂的消費之後,市場會遭遇不同程度的低迷狀況,“有些小製作的片子,因為在熱門檔期搶不到空間,隻能挪到這些檔期來上映,於是也容易出現紮堆現象,成為炮灰也是必然。”
他山之石:“顧客即是上帝”好萊塢精通定製
相比於國內電影公司,好萊塢電影公司更加精通選擇定期和為檔期定製電影。
昨日,好萊塢知名影評人、國家影評人協會成員傑拉爾德·皮爾裏接受了記者的采訪,與多家好萊塢公司有著深厚交情的皮爾裏指出,無論是暑期的合家歡,還是聖誕節的溫情電影,精明的好萊塢電影商人們向來奉行“顧客即是上帝”的原則,根據檔期為消費者定製他們想要看到的電影,以求達到票房利益的最大化。
但與選擇檔期相比,好萊塢電影公司更看重宣傳與發行,好的宣發可以使一部在不合適檔期的電影“起死回生”。
記者:中國越來越多的電影為檔期定製,比如情人節上映愛情電影,這在好萊塢也很普遍?
皮爾裏:好萊塢電影工業發展至今,對於檔期的劃分已經非常明確,而好萊塢電影公司更是以“顧客即是上帝”為首要信條,他們認為選擇適當的檔期確實能夠使影片的利益最大化,因此他們絞盡腦汁地為不同檔期定製類型電影。
比如,在暑期檔,因為主要觀眾群是7至13歲的少年兒童或者14到25歲的青少年觀眾,製作商們非常清楚一部孩子愛看的影片必然會使父母參與,所以他們通常會為這個檔期定製不僅孩子們愛看而且大人也愛看的合家歡影片,而主要的目標群仍然是孩子們。常常有人抱怨暑期檔的影片太過簡單,但為13歲的孩子定製的影片,故事內容需要很複雜,智商需要很高麽?
其他的檔期也都存在定製的電影,包括情人節的各類愛情電影,萬聖節的驚悚電影以及聖誕檔的溫情合家歡電影。
記者:如果所有的電影都定製,那麽在特定檔期之外的時間豈不是就會出現空檔?
皮爾裏:商人們才沒有那麽笨,他們很懂得“因時製宜”。同類型電影紮堆在同一個檔期,肯定會出現大量的炮灰電影,因為電影票房容量是有限的,例如暑期檔真正能夠有所收入的大片數量不會超過8部,這就意味著大量的電影將成為炮灰。去年約翰尼·戴普的《獨行俠》的巨額虧損就有這方麵原因。影片製作方自大地相信約翰尼·戴普的票房號召力,但卻忽視了暑期檔競爭的激烈。
當然,這種在檔期選擇上失手的大片並不多,因為在好萊塢,一部電影檔期的選擇是數據團隊、分析小組以及宣傳發行團隊智慧的結晶,他們的目標就是確保電影不會在檔期選擇這個最基本的環節有所閃失,以求達到電影利益的最大化。基於這樣的前提,所以很多自認為競爭力有限的電影就會規避風險,選擇競爭不那麽激烈的檔期,比如這兩年很火的《饑餓遊戲》係列就得益於此,它選擇了不那麽熱門的春季檔,從而一枝獨秀,收獲了不錯的票房。
記者:但也有很多適合檔期的電影最終淪為“炮灰”?
皮爾裏:檔期敲定,影片的宣傳與發行工作隨之開始。與選擇檔期相比,宣發才是決定影片票房的關鍵因素。在合適的檔期,影片質量即使再過硬,但在宣發上馬虎同樣可能死得很慘。像史蒂文·斯皮爾伯格的電影宣傳期通常都非常長,印象中《世界之戰》上映時,提前三四個月就開始做宣傳,最終使得福克斯公司的《神奇四俠》不得不更改了檔期。
所以,現在大片宣傳費用增長之快,已經超過了製作費用。一部有賣座潛力的影片往往會找到十幾家合作企業,這些企業聯合起來,各盡其能,有的負責製作廣告,有的負責傳播媒介的宣傳等,使得宣傳廣告成為了一個不可忽略的行銷戰略,其作用不可小覷,這樣的電影,想要淪為炮灰都難。
近期的例子,還是剛才說的《饑餓遊戲》,影片選擇在一個冷門的檔期上映,故事聽起來沒有特別的創新之處,電影的投資規模和演員陣容也都極其一般。但上映之後卻連破多項票房紀錄。《饑餓遊戲》的票房成績大部分要歸功於獅門影業精密策劃的“侵入式虛擬現實互動遊戲”營銷方案。
本文地址:https://web.rg777.app/news/50c099075.html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