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囧台灣首周票房僅2萬 兩岸文化有差異
《泰囧》海報
南方都市報12月6日報道 11月29日,泰囧台湾穩坐華語電影票房榜冠軍寶座的首周喜劇片《人再囧途之泰囧》(以下簡稱《泰囧》)正式登陸台灣影院,結果首周末三天全台北票房僅僅取得10萬新台幣(約合2萬元人民幣),票房和一年前12 .6億的仅万“神話級”大陸票房數字差了十萬八千裏。時隔一年,两岸兩地成績落差之大,文化令人傻眼。有差异
為什麽《泰囧》在台灣賣不動?其他國產片在台灣賣得好嗎?南方都市報記者近日采訪了台灣業內人士,泰囧台湾一問究竟。首周原來,票房《泰囧》在台灣的仅万票房低迷並不是個例,大陸電影在台灣的两岸生存狀況一直不盡如人意,反而是文化“黑馬”小成本電影容易上位。
票房線報
《泰囧》台灣上映首周3天排第16位
據台灣媒體報道,有差异今年年初,泰囧台湾台灣“文化部影視局”公布的10部大陸引進片配額中並沒有《泰囧》(6月,兩岸簽署海峽兩岸服務貿易協議,其中協定台灣把每年10部大陸片進口配額放寬至每年15部)。後因抽中配額的片商放棄《王的盛宴》及《硬漢2》上映資格,《泰囧》終於擠進名額內,定於11月29日上映。據台灣票房統計網站“開眼電影”數據顯示,該片首周3天的台北票房僅為10萬新台幣,位列當周台北周末票房排行榜第16位。
在該榜單上,前三分別是好萊塢大片《饑餓遊戲2》、台灣本土紀錄片《看見台灣》與《十二夜》。同樣是上月29日上映的新片,在金馬獎勇奪多項大獎的“黑馬”新加坡影片《爸媽不在家》首周3天也僅收102萬。彭浩翔新片《飛虎出征》則更慘,首周3天台北票房僅為1萬台幣。(注:台北票房之前約占台灣全省票房50%,近一兩年,約占台灣全省票房40%。)
追問原因
大陸電影台灣行,為何“滑鐵盧”居多?
《泰囧》在台灣的票房低迷並不是個例,大陸電影在台灣的生存狀況一直不盡如人意。許多在大陸取得高票房的國產片一到台灣,往往遭遇慘敗的“滑鐵盧”。
據一些媒體披露的數據顯示,2010年,《讓子彈飛》在大陸上映時口碑、票房全線飄紅,6.8億的成績創下當時國產電影票房紀錄,風頭強勁;但全台北卻隻收得不到100萬新台幣(約合20萬人民幣)票房。才女徐靜蕾的《杜拉拉升職記》在大陸反響不錯,票房過億,但台北票房竟然隻有7700新台幣(約合1600元人民幣)。今年,《中國合夥人》(台灣片名為《海闊天空》)大陸票房豪取5 .23億,但全台北票房僅為367萬新台幣(約合75萬人民幣)……
南都記者采訪了台灣資深影評人麥若愚與台北最大的電影院威秀影城公關經理李光爵,一同探討其中原因。
1、文化差異:觀眾“聽不懂”
文化差異是導致《泰囧》台灣上映遭遇滑鐵盧的重要影響因素之一。麥若愚說,其實中國大陸、香港,韓國、新加坡、菲律賓、泰國等亞洲電影在台灣市場基本都不受觀眾待見,“比如剛在金馬獎拿了很多獎的新加坡電影《爸媽不在家》,雖然新聞很多很大,但觀眾隻是看新聞熱鬧,票房也不行,掏錢買票進影院的觀眾少之又少。”他笑言台灣觀眾的心理很難琢磨,“韓劇很流行很火,但是韓國電影一到台灣就死得很慘;觀眾也愛看《甄嬛傳》,但就不愛看大陸電影——— 沒邏輯的”。李光爵也分析,由於文化背景不同,一些在大陸特別接地氣的電影作品在台灣觀眾心裏很難取得共鳴,題材類型、語言文化、人文風情等各方麵的差異,都會影響到讓台灣觀眾對大陸電影的接受心理。
2010年12月,薑文導演的《讓子彈飛》在大陸創下近7億的票房紀錄,3個月後該片在台灣上映,台北票房不到100萬台幣。資深電影人焦雄屏就曾分析說,該片語言表述很快,還有一些地方方言,這就會給台灣觀眾形成接受障礙,文化上的差異更影響到這個故事對觀眾的吸引力。麥若愚向南都記者透露,他也就“為什麽觀眾排斥大陸電影”這一疑問向片商探討,有片商就直接說是因為口音問題,“聽不慣”。今年7月,《小時代》在台灣上映。由於監製柴智屏及主演郭采潔等人來自台灣,當地媒體甚至打出“班師回朝,光榮返台”的標題,但結果票房慘淡,首周僅以138萬新台幣(約合28萬人民幣)的票房排在第八位。
2、零曝光:映前缺少宣傳營銷
除了文化差異原因之外,李光爵告訴南都記者,《泰囧》映前幾乎沒有任何營銷宣傳,觀眾根本不知道該片的上映消息。《泰囧》原先並未抽中配額,由於抽中配額的片商放棄《王的盛宴》及《硬漢2》的上映資格,《泰囧》才得以擠進名額內。李光爵是在11月中旬才在排映單上看到《泰囧》的蹤影,“太突然了,甚至連媒體都沒關注到,影片沒任何宣傳營銷,電視宣傳也沒有。除非一直關注該片動向的影迷,才會從網上獲悉。”
3、來晚了:間隔時間長、網絡觀影方便
《泰囧》登陸台灣影院的時間距離大陸公映長達近一年之久。麥若愚分析說,對該片有興趣的觀眾很早之前就通過網絡觀看,幾乎沒有人會甘願等著進影院看大銀幕。隨著視頻網站的興起,通過網絡觀賞電影的觀眾越來越多,“這是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影響因素”。
李光爵對此也持相同的看法,“影片在大陸公映之後幾個月,視頻網站就買到版權合法播映。除了比如《狄仁傑之神都龍王》、《一九四二》、《唐山大地震》等這類在大銀幕上看效果特別好的大場麵電影之外,其他一般的影片,很多人就在網絡上看,他們不願買票進影院。”
衍生觀點
麥若愚:大陸媒體很少讚美,台灣反之
經過平時對台灣、大陸電影市場內外,以及媒體的觀察,麥若愚提出一個觀點:當電影在大陸公映時,媒體上經常出現批評的聲音。這些聲音經台灣媒體轉載集中報道,有的甚至做成頭條報道,久而久之,會給台灣觀眾形成一種印象:許多大陸電影都是爛片啊,常看到媒體批評。“台灣媒體對本土電影幾乎沒有批評,都是保護的姿態。但大陸媒體對本土電影卻很少讚美。這是一個值得關注的情況。”
李光爵:“黑馬”小成本電影易受青睞
李光爵指出,愛情題材比較容易在兩岸同時受到歡迎,比如“黑馬”小成本電影《失戀33天》在台灣也有比較強的反響,上映3天台北票房達100萬新台幣(約合21萬元人民幣)。另據媒體報道,暑期檔愛情片《被偷走的那五年》大陸票房拿下1.45億,隨後在台灣強勢奪取8800多萬新台幣(約合1806萬元人民幣)的佳績,刷新去年由《畫皮2》(台灣片名為《轉生術》)創下的4000多萬新台幣的紀錄,成為截至目前為止2013年台灣最賣座的大陸出品電影。
本文地址:https://web.rg777.app/news/54f099091.html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