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中國電影第一法”:無分級 審查標準將公布
公映許可證
2015年10月30日,解读级审全國人大常委會初次審議《電影產業促進法(草案)》(以下簡稱“草案”),中国准11月6日,电影第法草案全文公布,无分並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查标草案被媒體稱為“中國電影第一法”,公布即將改變中國電影“無法可依”的解读级审處境。
國務院《電影管理條例》自2002年2月1日起施行,中国准隨後在2003年,电影第法草案即開始起草,无分至今已12年有餘。查标期間,公布中國電影產業一路突飛猛進,解读级审票房從每年不足10億元,中国准到2014年近300億元(2015年前3季突破330億);影片年產量從不足百部,电影第法穩定到600餘部;銀幕數量從不足2000塊發展到2.9萬塊;2014年電影市場規模達到650億元。
毫無疑問,這部法律將對未來中國電影發展產生重要影響。在這之前,我們還是先了解一下《草案》都有哪些內容,以及業內人士是怎麽說的吧。
扶持:“重大利好,電影產業將空前繁榮”
草案第五條規定:“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將電影產業發展納入本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
草案第三十九條規定:“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有效保障電影院用地需求,積極盤活現有電影院用地資源,支持電影院建設。”
著名電影研究者餘泳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僅依靠這一條政策,並不足以讓眾多三四線城市的老舊影院獲得新生。當下中國電影市場的銀幕數已接近飽和,作為消費主體的年輕人多數在大城市工作,雖然在國慶檔、春節檔長假期間會短期帶動三四線城市票房,但想拉動當地老百姓的觀影消費,必須要同時配合優惠票價政策。
政府對電影扶持的範圍還涵蓋財政、稅收、金融、用地、人才等諸多方麵。有業內人士深受這些條款鼓舞:“這意味著從今以後,電影將不僅僅是娛樂大眾的‘小事’、不再是‘兒戲’、不再可有可無,而是將被當作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大事’來對待。上到中央部門、下到地方政府,都空前重視,電影產業將迎來空前的繁榮。”
草案第四十條規定:“國家鼓勵金融機構對從事電影活動以及改善電影基礎設施提供融資服務,依法開展與電影有關的知識產權質押業務,並在信貸等方麵支持電影產業發展。”
“我身邊就有做房地產的朋友全麵放棄地產行業投身影視業了。”北京麥特文化娛樂傳媒公司董事長陳礪誌說。在他看來,草案出台的本身,就有提振行業氣氛的效果。“有法可依已經是重大的利好,這能讓已經高速發展的電影產業再加一鞭,資本和資金也會持續湧入。”
放權:降低產業門檻,老百姓可參與
對於資本麵來說,有了好的政策傾斜,會讓更多成熟的企業、機構放心的進入,但對於我們這些小老百姓呢?草案也有寫。
人大對草案的說明中表示,草案未新設行政審批,同時取消2項、下放5項行政審批。
為了鼓勵更多的社會力量進入電影市場,草案特別取消了《電影攝製許可證(單片)》。這就意味著,隻要具備電影攝製資金、人員組織或個人,經省一級政府主管部門批準頒發《電影攝製許可證》的,就可以拍攝電影。草案也明確,將取消一般題材的劇本審查,隻需將劇本梗概向相關主管部門備案即可。
餘泳表示,從之前隻有電影廠能拍電影,到買賣“廠標”,再到華誼、光線等模仿好萊塢模式的大製片廠,直到到現在鼓勵企業,甚至是非電影的企業、個人拍攝電影,可見國家促進電影產業發展的力度、決心之大。
減少政策方麵的繁複、下放職權,這不僅對於對於成熟的電影製作機構是重大利好,對於普通人也一樣。
北京影行天下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總經理安玉剛對於放權表示認可:“因為這也放低了電影產業進入的門檻,像普通的老百姓,也能參與進來。”
“可有一點,我們的觀影人次不高。”安玉剛說道,“這就是因為普老百姓對於電影行業的參與程度不高。而今下放政權、降低門檻不僅能吸納更多資金和資本,這無疑也是鼓勵老百姓的參與,這對提升整個產業的能量也是重大的利好。”
監管:影院偷票房可罰50萬
草案第四十九條規定:“電影院未如實統計銷售收入的,由縣級人民政府電影主管部門處5萬元以上50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責令停業整頓;情節特別嚴重的,由原發證機關吊銷許可證。”
“偷票房”曆來都是電影產業無法根治的頑疾。安玉剛表示:“能把‘偷票房’用立法的形式加以懲戒和威懾,確實是不錯的舉措。隻是50萬,是不是有點輕了?”
確實如今電影的票房都以億計,按照當前的分賬政策,院線方麵將獲得將近50%的票房分賬。隻是每部電影的分賬會有差異,多少不同,為了更多的利益,不少院線會鋌而走險,把分賬更多的票房以“手寫票”、“塗改票”等方式進行票房的偷挪。可既然偷了,就不會僅僅是為了幾萬幾千的利益,區區50萬的上線罰款又能懲戒到何處呢?
“就算被吊銷執照,另立門戶再開一家,不也一樣麽?”安玉剛說道,“這要按照國外的政策,一定會是罰到傾家蕩產,這才足以威懾。”
除了偷票房,對於放映、發行等方麵草案中也有提及懲罰機製,不過,對於這些懲罰機製,陳礪誌也表示,“這些懲罰的象征意義確實是好的,隻不過執行起來恐怕還是很難。畢竟在如今電影行業盜版、侵權的事情比比皆是,有法可依是好事,可誰來執行?怎麽執行呢?還是有待明確。”
審查:電影審查的具體標準將向社會公布
《電影產業促進法(草案)》第四條規定:“電影創作自由應當受到尊重。國家保障電影創作自由。”
草案的第二章明確闡述了電影創作、攝製的種種指導原則。草案第二十條明確規定了8項“不得含有”的內容。相比此前的《電影管理條例》的10項“禁止載有”的內容,雖然少了2項,但也更為具體、嚴格。
草案第二十一條規定,“國務院電影主管部門應當製定完善電影審查的具體標準,並向社會公布。製定完善電影審查的具體標準應當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並組織專家進行論證。”這無疑是一個進步。
草案第二十五條規定:“未取得《電影公映許可證》的電影,不得發行、放映、參加電影節(展),不得通過互聯網、電信網、廣播電視網等信息網絡進行傳播,不得製作為音像製品;但是,法律、行政法規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草案第十七條對合拍片的合作方進行了明確規定:“合作的企業、其他組織從事過損害我國國家榮譽和利益、危害社會穩定、傷害民族感情等活動的,不予批準。”對於境外影片,草案第十九條規定,“企業、其他組織和個人不得承接含有損害我國國家榮譽和利益、危害社會穩定、傷害民族感情等內容的境外電影的洗印加工、後期製作業務。”
草案的說明中明確寫道:“當前抵禦腐朽文化侵蝕、維護文化安全的任務仍然十分艱巨,有必要完善電影內容監管製度與措施,進一步發揮電影的正麵導向作用。”
對於此前輿論普遍關注的“電影分級”問題,草案並未涉及。
本文地址:https://web.rg777.app/news/73a099112.html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